身为女性,你婀娜多姿、你光鲜亮丽、你万众瞩目,但这些的前提都离不开身体健康。今天是三八妇女节,重庆市肿防办,重庆市肿瘤医院妇瘤科、乳腺科、头颈外科、肿瘤筛查中心等科室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包含面向市民义诊,举办病友联谊会,免费发放HPV子宫颈癌筛查券,以及
妇科药品等。
“癌症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敝厍焓?a href="http://www.yltbseh.cn/departments_zlfzbgsa0/"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
周琦表示,作为家庭‘半边天’的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有定期筛查女性肿瘤的健康意识。
相关数据显示,在女性癌症中,发病率排前列的是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甲状腺癌。为此,重庆市肿瘤医院总结归纳了这些“女性杀手”的特征、预防、筛查方式等,以供广大女性认识“杀手”的面目,积极、科学进行预防和治疗。
乳腺癌——“最难辨的杀手”
作为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的乳腺癌,不仅会让女性失去美丽、自信,还是威胁女性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乳腺的疾病高发,且良性、恶性难辨,也被称为“最难辨的杀手”。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实验室主任辇伟奇介绍,近年来我国乳腺癌患者不断年轻化,迟结婚、迟生育、迟哺乳是现代女性患乳腺癌的3个主要危险因素。
高危人群:
1、月经过早来潮(小于12岁)或绝经晚(迟于55岁)。
2、未生育、晚生育(第一胎在35岁以后)或不哺乳。
3、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
5、具有乳腺癌家族史(一级直系亲属患乳腺癌)。
6、接受高水平电离辐射,尤其是因其他疾病使胸部接受过多放射线照射。
7、经常使用含有激素的制品。
8、过度肥胖。
筛查:
高危人群可做基因检测
1、一般而言,18岁以上的女性要学会乳房自检,每月定期检查一次。
2、40岁以前的成年女性,每年体检除了要做外科触诊外,应做一次乳腺B超。
3、40岁以后,除了乳腺B超,还应根据个体情况,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4、乳腺癌高危人群,则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复查,或接受乳腺癌基因筛查。
预防:
慎吃含雌激素的药物食物
1、乳腺癌发病前会有一些症状,包括乳房内有无痛性肿块,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和橘皮征,乳头凹陷或抬高,乳头分泌淡黄色、棕色甚至血性液体等,因此女性朋友应做好自查。
2、控制雌激素的摄入,慎吃含雌激素过多的避孕药,少吃含雌激素的补品如蜂王浆。同时尽量避免人工流产等影响雌激素水平。
3、中医认为,乳腺疾病大都属于肝气郁滞所致,生气、郁闷、焦虑等情绪容易加重肝气郁滞。所以女性应注意调节情绪。
肺癌——“最凶残的杀手”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第一杀手,发现多为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可被称为“最凶残的杀手”?!?a href="/physician/2025/jneg56bw.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周琦教授表示,虽然肺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但女性肺癌的增长趋势更快。
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二手烟。
2、厨房油烟污染。
3、熬夜,精神压力。
4、年龄大于55岁,有肿瘤家族史。
5、有职业暴露史,接触放射线,或者在粉尘环境里工作;有肺部的基础性疾病,比如慢阻肺或肺结核。
虽然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高危人群仍需要注意一些早期信号。比如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干咳;感冒后咳嗽持久不愈;突发痰中带血或鲜血丝;固定部位反复发生肺炎。
筛查:
高危人群每年查一次CT
1、低剂量CT筛查,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工具。高危人群最好每年检查一次。
2、对健康女性来说,35岁以上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如果没问题,以后可以两年做一次。
预防:
避免偏执等“癌症性格”
1、远离烟草:主动吸烟、吸二手烟,都会诱发肺癌,因此尽量戒烟或远离二手烟环境。
2、减少厨房油烟污染:减少煎炸烧烤传统烹调方式,改为炖蒸煮等现代烹调方式;控制食用油的使用,注意抽油烟机的使用和维修。
3、减少房屋装修污染,少用含有苯、甲醛等致癌性的装修材料。
4、避免“癌症性格”:性格偏执、钻牛角尖、内向,这些统称为心理污染。因此女性应注意调适情绪,保持一个阳光、积极的健康心态。
宫颈癌——“最难缠的杀手”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以早发现、早预防的癌症?!敝厍焓兄琢鲆皆焊玖隹浦魅?a href="/physician/2025/LDdwjRb1.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王冬表示,临床发现,宫颈癌患者的高发年龄主要集中在34—48岁。不过,因为宫颈癌治疗效果普遍不好,且预后较差,被称为“最难缠的杀手”。
高危人群:
1、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其中HPV16、HPV18,约占宫颈癌的70%。
2、性生活过早的妇女,多孕早产的妇女,自身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
3、曾经患有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毒感染或其它性病的妇女。
4、吸烟、吸毒、营养不良的妇女。
5、有宫颈病变(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等)的妇女。
6、有宫颈癌家族史者。
筛查:
HPV+TCT是经典筛查方式
对于宫颈癌的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1、21岁以上的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2年做一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HPV病毒检测。
2、如果以上检查发现高危型HPV阳性或TCT异常,可以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宫颈上的组织,做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判断是否处于癌前病变。
预防:
适应人群可接种HPV疫苗
1、注射HPV疫苗,主要适应人群为9-26岁的无性生活的女性。
2、阴道时常不规则流血是宫颈癌的常见症状,女性切勿轻易忽视。
3、避免过早性生活,性混乱、多个性伴侣,因为致癌物质会通过性传播病毒。
4、减少吸烟,否则也会增加宫颈癌风险。
5、过剩的脂肪可以影响并改变雌激素和性激素水平,增大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因此,女性控制体重有利降低宫颈癌的发生。
子宫内膜癌——“最血色的杀手”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低于宫颈癌,但近年来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
王冬说,更年期女性阴道如果出现异常出血,有可能患上子宫内膜癌,这也被称为“最血色的杀手”。
高危人群:
1、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女性。
2、没生过孩子的女性,年轻的无排卵的女性,还有卵巢有分泌雌激素功能肿瘤的女性,长期接触较高雌激素含量的食物或药物的女性。
3、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有肿瘤家族遗传史等的女性患者。
4、子宫内膜癌还有遗传高危因素,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林奇)综合征女性,比如家族中有人患过结肠癌,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女性明显升高,终身累积发生风险达20%~70%。
筛查:
异常出血要做阴道超声检查
目前认为,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是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可行技术。
1、一般而言,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都应做
妇科体检。
2、有异常阴道出血的女性,建议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
3、对于林奇综合征家族成员,建议从25~35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阴道超声检查,必要时行子宫内膜取样活检。
4、有子宫内膜病变的女性,建议每年做1次宫腔镜检查或子宫内膜活检。
预防:
林奇综合征家族成员可做基因检测
1、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2、林奇综合征家族成员定期接受肠镜检查,并做林奇基因检测。
3、月经不调的女性,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节月经周期。
4、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调节激素水平,科学使用孕激素拮抗雌激素的过度刺激。
结直肠癌——“最沉默的杀手”
“近年来增加速度较快,我国部分地方女性肠癌的死亡率,已经等同或超过男性?!?a href="/physician/2025/jneg56bw.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周琦表示,老龄化的结肠癌患者比例增加,年龄大于70岁的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
为什么被称为“最沉默的杀手”?
周琦表示,结直肠癌发展较为缓慢,但一旦出现症状,多为中晚期,无形中给你致命一刀。
高危人群:
1、肥胖、进食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
2、久坐,不运动。
3、家族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息肉史者。
4、40岁及以上人群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
筛查:
高危人群定期做肠镜检查
1、一般健康人群建议在35岁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筛查方式为每年或每两年进行粪便隐血筛查,每5年进行肠镜筛查。
2、如果发现粪便隐血呈阳性者,必须进行肠镜检查。
3、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比如家庭中有“坏基因”结直肠癌遗传史的,20岁就要做一次肠镜检查,之后每5年进行一次。
4、一级亲属被确诊为结直肠癌,则筛查需要从更早开始,如最年轻直系亲属发病的年龄再早 10 年。
预防:
管住嘴动起来可有效防范
1、管住嘴,动起来,具体而言就是,健康饮食,多吃高纤维食物,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2、戒烟戒酒,参加体育锻炼,减少肥胖。
3、治疗相关的慢性疾病。
甲状腺癌——“最隐匿的杀手”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但近年来相关数据表明,甲状腺癌成为发病率增高最快的实体肿瘤?!?a href="/physician/2025/jneg56bw.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周琦说,从甲状腺癌流行的趋势来看,女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是好发人群。临床亦证实,甲状腺癌女性患者为男性患者的3—4倍,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
周琦说,甲状腺疾病的公众认知度低,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所以被称为“最隐匿的杀手”。
高危人群:
具体是何种因素导致,医学上尚无明确解释,可能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有关。
1、包括放射性职业暴露的人。
2、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
3、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甲状腺结节患者等。
4、甲状腺结节较大、表面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
筛查:
40岁女性每年做超声检查
1、对于甲状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2、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确诊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进行随访。
3、怀疑是恶性结节的,应在医生建议下定期复查或进行临床干预。
预防:颈部有无痛性包块立即就医
1、预防甲状腺癌不是单纯补碘。因为碘摄入量过多,也会导致甲状腺癌。
2、慎用雌激素,避免食用肥腻、辛辣等食品。
3、人在紧张、忧虑、忧愁、睡不好觉等情况下对甲状腺素的需要会增加,如果超出负荷,甲状腺就容易发生病变。所以注意调节生活节律,学会放松和减压。
4、患者平时要注意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结节固定、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痛性包块等迹象,要立即就医。
预测癌症风险
基因检测更有针对性
“现在有很多女性认为,患了癌就是患了绝症?!?a href="/physician/2025/jneg56bw.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周琦教授说,这种观念是不科学的。只要发现得早,及时治疗,是有机会避免癌细胞转移,从而康复的。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已可通过对血液中循环的肿瘤细胞,进行分析或基因检测,预测早期癌症患者治疗后的转移风险,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辇伟奇说,基因筛查针对癌症高危人群,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易感基因,来预测患癌风险。另外,每个人体质不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也不同,因此,还能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的特定基因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让治疗更有针对性。
更早发现癌症
个体化肿瘤筛查是关键
“现在很多女性已有健康体检意识,每年都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敝厍焓兄琢鲆皆褐琢錾覆橹行闹魅?a href="/physician/2025/pmbk8xdz.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
张海燕表示,类似于单位体检这样的普通体检,是不能有效预防、早期发现女性肿瘤的。
大众化的普通体检,就是对表面无症状的群体,进行心、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检查。它只能掌握人体的一般状况,早期发现一些常见的慢性病。而个性化的肿瘤筛查,是指对无症状的、但具有某种危险因素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发现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的系列检查。因此,要想早发现女性肿瘤,应有针对性的做个体化的肿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