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时报网】立秋之后仍要注意防暑宁心

发布时间:2017-08-07
    8月,暑气蒸腾,不经意间,立秋已悄然而至。8月7日立秋,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然而,秋老虎仍然会影响一段时间,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重庆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王维说,中医养生应顺应四时之变化,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立秋时节,是气候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立秋养生应重情志、慎饮食、起居有常、适当运动,并以养收为原则。
    起居有常,防风寒侵扰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立秋时节应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睡前可以在卧室里置冷水一盆,以缓解燥气刚烈劲急之势。白天应适当运动,如慢跑,散步,即可增强心肺功能,又有利于增强体质。但运动出汗后,要注意及时擦干并更换干爽的衣物,防止受风寒侵袭致病。
    秋老虎易扰心神,需重情志
    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底接踵而来,“秋老虎”虎视眈眈,天气也逐渐转向干热。
    “秋老虎”易扰心神,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等情绪变化。中医认为,苦味属阴,入心经,因此,在立秋之时,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茄子、莲子、芹菜、香菜等既能消暑清热又可养护心神。但进食苦味食物不宜过多,一餐一味足矣。此外,心情烦躁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适当的听听音乐,看看书,做点让自己放松,开心的事,以保持情绪平和、内心宁静。
    慎饮食,防秋燥
    秋天天气干燥,津亏液少。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食用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芝麻、藕、蜂蜜等具有润肺清燥、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少吃辛辣、油炸之品。此外,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急食酸以收入,用酸补之,辛泻之”。因此,立秋季节还可适当多食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酸味水果蔬菜;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以防秋燥伤阴。
    适当刮痧
    民谚云:“立秋刮刮痧,活到八十八”。夏秋之际,易感六邪,唯邪气尽出,秋冬进补,方不至于养邪为患。因此,可适当刮痧,不仅感冒、中暑、颈肩痛,乃至腹泻便秘、小儿胃口不佳、美容减肥,均有效果。但值得一提的事,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自行刮痧。
    原文链接:https://my.aiweik.com/?m=home&c=newsdetail&a=index&id=2193703&uid=&inside=0&uuid=&version=2.2.4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