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时报】重庆今年免费为1万人次筛查癌症,确诊可申请救助

发布时间:2017-12-06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国家重大医改专项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我市于2012年正式启动。通过对肺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五大常见癌症进行筛查和早诊早治。
     
    12月6日,重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五年总结暨启动培训会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由市卫计委牵头的2017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该项目自2012年以来,我市连续第6年启动。
     
    今年免费为1万人次筛查癌症
     
    重庆市肿瘤医院、市肿瘤防治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对渝北区、北碚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城市人群进行5万人的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并对1万人次的高危人群进行免费临床筛查。凡是主城区户籍常住人口(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且年龄40~74岁的人,均可自愿到相应社区或项目办公室填写问卷报名参加。
     
    相关负责人说,项目组将通过高危人群评估模型及其后台软件初筛出高危人群。对评估出的高危人群,将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社区进行网络预约完成筛查。指定市肿瘤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九院、市五院等三级医院根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技术项目实施方案》选派具有一定资质的诊断科和临床科室的人员承担筛查任务。
     
    所有指定的筛查项目完全免费。
     
    确诊为癌前病变或癌症者可申请项目救助
     
    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办公室将对2012-2017年筛查后所有确诊为癌症以及患癌风险较高的对象进行随访。
     
    对于2012-2017年筛查后确诊为癌症,提供信息和资料后,可由项目办统一组织申报“北京希望马拉松公益基金救助”项目救助。
     
    对于筛查中发现的癌前病变者,除了项目办统一组织申报“北京希望马拉松公益基金救助”项目救助,还将为其提供必要的免费临床筛查,再次进入城癌项目筛查系统。
     
    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建议做这些检测据介绍,肺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等病种的发病率总和基本占到所有癌症的70%,除了参加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之外,以下高危人群也应警惕,需定期到肿瘤专科医院进行筛查。
     
    【肺癌】长期吸烟者、吸二手烟者;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矽肺、尘肺等)或有癌症家族史等肺癌的高危人群,最好在40岁以后每年接受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乳腺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月经初潮过早(<12岁)或闭经过迟(>55岁)的女性;未生育、晚生育(第一胎在35岁以后)或不哺乳;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经常使用含有激素的制品。18岁以上的女性要学会乳房自检。40岁以下的女性1-2年到医院做一次乳腺彩超体检,有家族史或乳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检查。45岁以上除了每年做一次彩超外,最好再做一次钼靶检查。
     
    【胃癌】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有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病史;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喜烫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喜食熏烤、煎炸、硬质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者;经常食用可能霉变食物等;大量饮酒,年龄40岁以上;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焦虑者。筛查胃癌的首要方法是胃镜。
     
    【肝癌】患有肝炎的男性;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如乙肝、丙肝,由肝炎引起的肝硬化等;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主要检测为腹部超声+甲胎蛋白(AFP)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
     
    【结直肠癌】长期摄入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人群;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大肠息肉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有大肠癌家族史:家族性腺病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者;有排便出血、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泻、便秘。对结直肠癌的筛查主要为大便隐血和结肠镜检查。
    原文链接:https://wx.abbao.cn/a/7676-3c5414b1053167cf.html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