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起至21日是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昨日,重庆晚报记者获悉,市癌症中心、市
肿瘤防治办公室和市肿瘤医院将联合举办系列公益活动。
消化道癌成重庆肿瘤代表
重庆市
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邱惠表示,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高发,已成为重庆特色的肿瘤代表,这与重庆人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关系。其中,吸烟、饮酒、喜食辛辣、腌制食物等不良习惯成为市民患癌主要因素。饮酒、喜吃辛辣食物如火锅、烧烤、麻辣烫、串串、麻辣小面,喜吃油炸食品、烫食或者凉食等,都会严重损伤食管、胃黏膜,刺激消化系统,导致食管癌、胃癌发病率升高。而过多摄入蛋白、脂肪,营养过剩,食物精细,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代谢产物或有毒物质堆积在肠道,加上纤维素或维生素摄入不足也会导致结直肠癌发病。
莫把体检当家常便饭
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年轻化愈发明显。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
吴永忠表示,定期进行防癌体检是揪出早期癌症的有效方法,但不少市民也存在认识误区。一种是将健康体检代替早癌筛查,健康体检与早癌筛查是两回事,相互不能替代。前者主要是检查心、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等,对糖尿病等慢性病变有较好的筛查作用,但不能及时揪出早期癌症。后者是对毫无症状的健康人群进行医学检查,除可筛查早期癌症外,还会检查、评估一些增加肿瘤发病概率的机能变化和疾病。肿瘤筛查往往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高危因素来选择,检查项目的设定更具个性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还有恐癌族的过度筛查,部分人一旦发现身边出现癌症患者,就出现恐慌心理,他们为预防癌症,经常把体检当做家常便饭,PET/CT、基因检测等费用不菲体检项目说做就做,即使医生认为没有必要也要求一定要做。其实,预防癌症应规范科学地筛查,而不是滥用检查项目,否则会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比如,许多人常依靠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结果,来判断自己患癌的风险,一看到肿瘤标志物数值很高就慌了神。实际上,肿瘤标志物存在敏感度、特异度的缺陷,敏感度低的话,会无法发现癌症或将患有癌症的病人诊断为“正?!薄L匾於鹊偷幕?,会存在“假阳性”,也就是将健康的人误判为癌症,令人陷入恐慌。
原文链接:
http://www.cqwb.com.cn/cqwb/html/2016-04/14/content_486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