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源于一首叫做“时间都去哪了”的歌曲,也引起了我对时间的思考。一直在生活中匆忙的行走着,已经很少再回过头去看看来时的路。突然回首,才惊觉时间已如白驹过隙,溜走得悄无声息。似乎昨天还在生活大学的象牙塔里,今天就已然成为一名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而工作的这一年多里,也让我有太多的感触。于是时间的...
有这样一个医疗团队,他们被称为白衣天使,可是却没有身着如天使般洁白的工作服,也没有头顶象征圣洁的燕尾帽。仅仅只是一袭绿色手术衣裤,一顶蓝色手术帽以及一张蓝色防护口罩,代表了这个充满活力的集体、承载生命希望的团队--手术麻醉科。严格细致的术前访视、精益求精的术中配合、体贴入微的术后回访,是我们日复一日的常规工作。8:30前手术病人必须进...
这几天心里有些忐忑,不知是因即将回到重庆而激动,还是对这片高原净土不舍的依恋。……为期半年的短期援藏工作就要结束了,我即将离开这片深情的雪域高原。蓝天,白云,草原,牦牛,还有淳朴的藏族同胞……这一切都即将成为永恒的回忆?;叵?,初到高原的不适,急促的呼吸,干燥的空气,被阳光烧灼的皮肤,远离家人的孤独……都显得那么的不重要,只剩使命...
2014年9月16-20日,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计委统一部署,医院纪委书记李华随同市卫计委副巡视员程超带领的一行七人慰问组赴西藏昌都地区,慰问重庆卫生系统援藏干部。我科室援藏医生刘梦虓受到慰问。刘梦虓在昌都地区藏医院工作,提供麻醉技术支持与指导,得到了当地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慰问组举办的座谈会上,刘梦虓汇...
为进一步提升年轻住院医师的业务水平,近期手术麻醉科启动住院医师培训计划,通过定期召开专题病例讨论会,探索建立住院医师专题病例讨论制度,多种方式加强年轻住院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专题病例讨论会选择实际工作中临床发生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病例进行讨论,全体住院医师参加,邀请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上级医师列席会议并进行相关内...
跟随着重庆市第二批短期援藏工作队来西藏昌都已经两个月了。赴藏前内心深处一直对西藏有着无限的向往和憧憬,但是想到半年时间背井离乡的异地生活,想到正在呀呀学语的宝贝,不免让人心里夹杂着一丝无奈和酸楚。5月17日,刚抵到邦达机场的一阵眩晕至今都还记忆犹新,4300米的海拔高度让人心跳骤然加速,空气异常干冷,让人感觉呼吸急促。直到经过近三个小...
2014年7月14日,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曾维安教授、王剑教授等一行4人,来我院参观交流。上午曾教授一行人参观了手术麻醉科办公区域、手术间、相关设施设备,观摩了部分病例的麻醉诱导过程。下午在手术麻醉科学习室举行了业务交流会。曾维安教授作了《麻醉相关受体和技术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
2014年7月1日,重庆市肿瘤医院隆重举行庆祝建党93周年庆祝表彰大会。手术麻醉科潘熔荣获院属“职业道德优秀个人"称号,彭庆荣获院属”优秀团干部“称号,并受到表彰。
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要求,手术麻醉科的医护人员只能长时间呆在封闭的手术室里,无法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高强度的工作、沉重的责任,更是让他们每天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长期处于身体和心理的亚健康状态。为了调节大家的身心,舒缓疲惫,2014年6月7日-6月8日,手术麻醉科到长寿湖开展职工小家“和谐号”幸福之旅“亲水篇”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的口号...
2014年5月17日,跟随重庆市第二批短期援藏工作队,我科室麻醉医师刘梦虓奔赴西藏,开始为期六个月的援藏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不断拓宽手术室护理质量改进的途径,经过积极筹备,“手术室品管圈沙龙”于2014年5月4日下午在手术麻醉科学习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除手术室品管圈14名成员、护理人员代表参加外,还特别邀请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室的李冬雪老师参加。首先由李冬雪老师利用多媒体,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为大家讲述了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