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这是我的入党故事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陈晓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把人民对健康的美好期望作为自己的责任
开栏语
高举右手,握拳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年,你提笔写下入党申请书,面对组织考察坚定信仰;那一年,你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辜堑媚闳氲呈奔ざ男穆??还记得你为何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吗?入党以后,你又是如何践行一名党员的信念和职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推出“建党100周年—这是我的入党故事”主题宣传报道,他们是抗击在新冠肺炎一线、火线入党的英雄,也有默默在岗位坚守、付出几十年的老党员。让我们走进他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我入党的时间是2002年6月。作为影像科主治医师,作为技术骨干,在检验科李莲群主任介绍下,在放射科杨素华主任的积极推荐下,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了党组织考验,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
犹记得1996年刚到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时候,放射科只有两台X光机、一台钼靶摄影机和法国的胃肠机。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使用介入治疗的新技术,在杨主任的带领下,大家群策群力,在胃肠机的X线球管下方放一个长方形的铅防护套,做成简易的介入设备,当时的我对辐射还是很担心。杨主任开导我说:“作为一名影像科医务工作者,作为向党组织靠拢的骨干和将来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一方面要做好防护,另一方面要积极克服困难,勇担重担,你必须掌握介入这门新技术?!?/p>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影像科的工作,并于1998年外出学习了介入技术。在岗位上埋头苦干,我的能力受到了科室同行及患者的认可,介入手术也越来越好。
直到现在,我依旧能够清晰地记得宣誓时既兴奋又紧张的样子。兴奋的是我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紧张的是作为党员、作为一面旗帜,我必须要更加的努力,才能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
入党后,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以党员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2006年6月,在小孩刚满周岁的情况下,我响应卫生部和重庆市卫生局“千支医疗队,万名医务人员送医下乡”的号召,克服家庭的重重困扰和压力,支援巫溪县人民医院。为基层带去的技术和教学工作,提升了基础的医疗质量。
2008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来到重新组建的核医学科工作。当时的核医学科人员只有两人,科室面临结构重建、人员不足、新购设备待装、诊治项目开展少等一系列的难题。面临挑战与压力,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不能退缩与逃避,我首先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修,同时完成了重庆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我不断加强科室建设,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交流,推广核医学的诊疗技术,使核医学科从一个只有两人,只有一台SPECT/CT,年诊疗人次只有1500人次的小科室,发展到了现在的科室成员40人,年总诊疗人次24000多人次的大科室。
如今,科室拥有了128层PET-CT、2台SPECT/CT、医用回旋加速器等大型设备,建成了核医学治疗病房、正电子药物合成中心、核医学实验室,同时拥有《放射性药品四类许可证》。成为重庆及西部地区核医学发展最快的单位。我也多次被评为优秀个人及优秀共产党员。
中共党员是一面旗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召唤下的积极战斗的旗帜。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要勇于亮出党员身份,以党员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把人民对健康的美好期望作为自己的责任。
在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水平和创新医疗技术,特别是把分子影像的精准诊疗技术应用到重庆及西部地区的肿瘤防治事业上。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增强业务能力,拓宽学习领域,强化实践锻炼,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在生活中,我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党员的标准来带头作好作风建设,和不良作风作斗争。作好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