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报告】2016年长江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中医肿瘤与肿瘤康复分会场

发布时间:2016-11-01
    汪波教授:肿瘤与心理康复

        重庆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汪波教授作了关于《肿瘤与心理康复》的报告。
        汪波教授指出,心理康复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肿瘤患者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死亡,有着恐惧、悲伤的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是不利于肿瘤治疗,也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心理负担,由于严重的恐癌心理而采取否认态度,不积极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褂幸蛐睦砀旱6斐梢?、 睡眠不佳,而使身体状况逐渐下降,甚至有人因绝望而自杀。肿瘤患者从确诊直至整个治疗过程的前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和反应,这些心理状态通??伤孀攀奔涞难映ず椭瘟频慕卸鸾デ饔谄胶?。但是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可能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进而影响机体状态和免疫力,必将对肿瘤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李配富教授 :中医辨治恶性肿瘤的思考 

        重庆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名老中医李配富教授针对《中医辨治恶性肿瘤的思考》作了专题报告。
        李教授首先阐述了中医症状控制与肿瘤姑息治疗之间的关系,对中医药辨治在恶性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与定位,并指出中医姑息治疗与症状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从中医药扶正的分子免疫调节作用、补益脾肾对肿瘤多阶段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中医症状控制与肿瘤治疗的统一性、科学性,为肿瘤相关症状的中医药辨治提供科学依据。最后选取典型病案,经过中医药的准确辨治,在较短时间内消除了病人的痛苦。通过对其理法方药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中医辨治恶性肿瘤的重要作用,也为临证治疗示以范例。
        在李教授的学术报告演讲过程中,会场多次爆发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钦佩李教授爱岗敬业,勇攀高峰的敬业精神,一定学习他高尚的医德,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走创新之路的崇高意识。
    

    
    张颖教授:活血化瘀与肿瘤微环境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颖副教授在2016长江国际肿瘤学术大会中医肿瘤与肿瘤康复会上,作了关于《活血化瘀与肿瘤微环境》专题学术报告。
        张颖教授以“活血化瘀是否可以使肿瘤血管的正常化? 改善肿瘤微环境? ”为开场白,抛出疑问,拉开了如何使肿瘤的微环境正?;奶致?。通过解读实验数据,对比不同药物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活血化瘀药物可能促进肿瘤血管正?;?,促进肿瘤微环境正常化,增加化疗药物在肿瘤中的扩散距离,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讨论环节,与会专家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此次大会展现出国家对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视,为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与壮大。通过结合所在医院中医肿瘤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中医肿瘤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以求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发展之道。
    

    
    王维教授:六位一体铸就肿瘤康复之路 

        重庆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科王维主任作了一场《六位一体-铸就肿瘤康复之路》为题的学术报告。王维主任提出,应当把肿瘤患者当成是一个整体来治疗,而不单纯只针对某一个临床症状来进行治疗。
        王维主任在国内率先提出中医“六位一体”综合治疗肿瘤模式,即将中药药物治疗、五行音乐治疗、饮食指导治疗、心理治疗、运动治疗、中医养生治疗等六种疗法充分结合,使肿瘤患者舒适无痛地接受全程的治疗及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会后,大家对王维主任介绍的中医“六位一体”疗法表示浓厚的兴趣。 整个大会座无虚席,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各位专家教授带来的学术演讲异彩纷呈,将肿瘤康复学指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不仅促进学科融合,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了肿瘤康复研究成果,为全国人民健康服务。
    

    
    沈红梅教授: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云南省肿瘤医院沈红梅教授作了关于《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专题学术报。沈教授首先回顾了目前NSCLC的临床治疗策略,提到EGFR基因突变带来的个体化治疗时代下,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新进展。随后沈教授谈到关于全程管理需要考虑的4个问题,即:1、晚期EGFR突变患者哪种治疗模式最佳?2、更精确的个体化治疗;3、EGFR一TKL耐药后的最佳治疗策略;4、中医药的作用和地位。沈教授强调了中医药防治放、化疗毒副作用的重要性,特别举出“加减桂枝汤防治卡培他滨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和“黄岑汤提取物PHY90减轻伊立替康化疗引起的肠毒性”两例研究,得出中医药不仅可以预防迟发性腹泻的发生,还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沈教授总结了如下四点:1、有机会让患者接受到多线治疗,中西医结合模式最佳;2、不同EGFR突变位点区别对待;3、根据耐药机制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4、中医药治疗可参与每一个阶段,提高肿瘤治疗疗效。
    

    
    傅家芸教授:护理在台湾医院癌症诊疗品质认证的角色 

        台湾阮综合医院护理督导傅家芸教授为大家分享《护理在台湾医院癌症诊疗品质认证的角色》的专题报告。
    傅教授首先给我们分析了2015年台湾调查提示癌症已成为人们十大死因之首,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由此提出护理照护在癌症治疗中所担任的角色与功能。会间傅教授重点讲解化疗治疗期间管路、药物外渗及副作用的照护,并对护理照护人员资质提出要求,能够给予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用药指导。此外,傅教授还从营养、疼痛、心理及化疗后呕吐等方面提出建立专业照护小组团队凝聚力必不可少。
        傅教授总结安宁缓和的照护品质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升,才能使我们的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护。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