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又称昏厥,是一种突发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系由一过性大脑缺血所致。此症以老年人较为常见,中年人也可发生。
一般情况下,多数患者在病情发作后,随着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改善,脑部有了较多的血液供应后,仅数秒或数分钟其症状会自然消失。
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心源性晕厥是南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或排血暂停,导致脑部缺血而发生的晕厥。
中老年人往往都患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或冠心病,倘若过度劳累或兴奋,或在进行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后,由于心肌缺氧可诱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脑部暂时缺血而发生晕厥。特别是在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时,更容易引起晕厥。
?。?)脑源性晕厥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肾炎、妊娠中毒症等疾病时,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强烈收缩、痉挛或脑水肿,导致脑缺氧而发生晕厥。
此时,患者常伴有抽搐,甚至有暂时的肢体麻木或瘫痪,医学上称为“高血压脑病”?;加?a target="_blank" data_ue_src="http://jbk.39.net/keshi/neike/shenjing/4df71.html">脑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如果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者血栓形成,常?;嵋蛭凡课恢玫淖⑸呜?。
(3)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突然改变体位,如平卧时突然坐起,或久蹲而突然站起,也容易发生晕厥。这是因为平卧时血管紧张度较低,血压偏低,尚能满足脑部的血液供应。
而当体位突然改变时,血管紧张度来不及调整,加上重力影响,会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头昏、眩晕、眼花、眼前发黑等晕厥症状。
?。?)血管神经性晕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青年女性。情绪紧张、气候闷热、局部疼痛、疲劳、恐惧、饥饿等均可诱发。
因为这些诱因能反射性地引起患者全身小血管的广泛扩张,使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也相应减少,从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而发生晕厥。
?。?)颈椎病性晕厥 中老年人多数都有颈椎肥大、骨质增生,使血管受到压迫,椎-基底动脉缺血而导致脑干、小脑缺血、缺氧,突然低头、后仰或头部左右转动时,也会发生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见于颈动脉窦过敏或颈动脉硬化者,男性多于女性。衣领过紧、突然转颈或按摩颈动脉窦时,均可导致晕厥发生。
?。?)代谢性晕厥晕厥发作前,患者多有饥饿、心慌、多汗、头昏、无力等表现,糖尿病人应用过量降血糖药物后,或严重肝病、胃大部切除、胰岛肿瘤等病人,都容易发生血糖过低,因此干扰脑细胞的代谢而产生晕厥。
?。?)咳嗽性晕厥见于百日咳儿童或患有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水肿等疾病的中老年人。由于剧烈咳嗽引起胸腔和腹腔压力升高,影响了静脉回流和心脏血液排出,或者间接导致颅内压升高而增加脑血管阻力,导致脑缺血、缺氧发生晕厥。
?。?)排尿性晕厥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人常在清晨、午夜或午睡起床后排尿时突然晕倒,意识短暂丧失,可持续30秒到15分钟,然后清醒。病人清醒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眼花、心慌和全身疲乏等不适。
晕厥可出现在排尿开始时,也可发生在排尿过程中,或刚排完尿准备离开厕所时。大多数病人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晕倒,常可造成程度不同的摔伤,严重时还可发生脑震荡。
这是因为膀胱排空或腹压下降而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回流心脏的血液减少而产生晕厥?! 》⑸呜适保灰耪?,最简便的现场急救办法是让患者立即平卧或者使其保持头部稍低于脚部的体位。
这样,可使脑部的供血得到改善。同时,要及时开窗,使空气流通,及时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低血糖者,可喂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还可用手指按患者人中穴,用针刺人中、合谷、百会等穴位,促其苏醒。
有晕厥症状的病人应做好预防工作。平时要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对体位改变和情绪变化的耐受性。
容易发生血管神经性晕厥的病人,应避免站立过久、疲劳过度、局部疼痛、恐惧、焦虑、饥饿等,变动体位时动作要尽量减慢,以免脑部暂时缺血。
晕厥是严重的症状,应到医院进行仔细检查,明确病因和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