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度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技术准入名单,包括我院、重医附二院在内等7家医疗机构获得准入资格。我院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建设在院领导的重视、指导下和相关职能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场地改造、人员资质、设备配备、质控体系建设等准备工作。并于2014年11月通过了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和12月通过重庆市第二类...
1月28日上午,周琦院长、吴永忠书记、汪波副院长在科教部主任郑晓东的陪同下检查我院申报的市科委肿瘤转移和个体化诊治转化研究实验室建设情况,就实验室建设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周琦院长一行实地查看了基础实验室、组织标本库、流式细胞室、发光免疫室、分子诊断实验室等处,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随后,肿瘤学实验室主任辇伟奇向院领导汇报实验...
12月10日上午,由新桥医院检验科主任蒲晓允教授、重医附一院检验科主任张莉萍教授、大坪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邓少丽教授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对我院申报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进行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现场评审。院党委吴永忠书记、院长助理、医院质量管理部周宏主任、医务部刘海霞主任和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参加了此次准入验收工作。专家组依据《医疗机...
11月16日,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专家组对我院肿瘤学实验室PCR实验室进行验收。我院PCR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取得了准入资格。专家组通过现场审核、现场提问和现场实验考核等方式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人员培训、仪器设备校准及维护保养、检测方法、标本管理、生物安全、实验记录、检验报告、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投诉记录和现场盲样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评...
肿瘤的生物治疗就是通过体外培养自身抗肿瘤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从而实现肿瘤治疗的目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效果显着,尤其是5A肿瘤生物治疗概念的提出与开展,更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从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坦曼教授发现DC细胞至今,已有多种具有肿瘤杀伤功能的免疫细胞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如CIK细胞、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andCellular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一种名为p66ShcA的蛋白质或许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来帮助鉴别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在乳腺癌中,一种名为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的过程可以帮助乳腺癌转移;上皮细胞系的表面同环境可以直接接...
近日,研究者最新发现关于体内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蛋白p53的新功能,这个蛋白曾被称为“基因守护者”。当由于压力的因素致使健康细胞DNA损伤时,这种蛋白就会首先出来?;NA,例如当机体暴露在有毒化学物质或强烈的太阳紫外线下时,如果损伤非常严重,p53就会启动细胞死亡或细胞凋亡预编程序。然而p53的突变体不再履行生命机能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变成了...
郜恒骏教授到我院交流访问6月6日,应我院肿瘤学实验室邀请,上海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药城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消化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郜恒骏教授一行到我院进行访问交流。下午,郜恒骏教授在我院学术报告厅做了“肿瘤生物样本库的标准化...
人附睾蛋白4-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新型肿瘤标志物近年研究发现,新型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umanepididymisprotein4,HE4)对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疗效检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为满足临床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需求,我院肿瘤学实验室在西南地区率先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开展人附睾蛋白4这一项目的测定。一、HE4的结构与分布人附睾蛋白4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