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重磅发布,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咏生教授凭借其突出的科研贡献荣登榜单。
高被引学者:
学术影响力的黄金标尺
据悉,“高被引学者”是科研成果被全球同行频繁引用的顶尖研究者,其论文被引用次数在所属学科领域内位居前1%。这一名单基于全球权威的引文数据库Scopus,采用上海软科开发的科学方法严格筛选,是衡量学者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成为高被引学者绝非易事,需要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内持续产出高质量、原创性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高被引学者的研究往往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能够推动学科发展,甚至改变行业实践。因此,高被引学者榜单被视为学术界最具公信力的荣誉之一。
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共收录6388位杰出学者,覆盖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涉及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和83个一级学科。这一榜单不仅是中国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更为学科建设和人才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渝高校及科研机构中,重庆大学(50人)、西南大学(17人)、重庆医科大学(8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7人)、重庆邮电大学(3人)、重庆师范大学(3人)、重庆交通大学(2人)几所主要院校共90位学者入选。其中,重庆大学医学领域仅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为我院钱程教授和李咏生教授。
李咏生教授
潜心脂代谢与肿瘤免疫研究
脂代谢重编程与免疫逃逸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抵抗中发挥关键作用。李咏生教授在哈佛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发展,将国际前沿研究理念与中国临床实际相结合,建立了肿瘤免疫代谢创新团队,专注于“脂代谢与肿瘤免疫”研究。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课题20项,以PI身份牵头和参研国际和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12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mmunity、STTT、J Hematol Oncol、Sci Adv、Med、Nat Commun、Cancer R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IF>30的5篇,IF>20的4篇,IF>10的27篇,他引>7000次,H-index 42,充分展现了其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更是印证了其研究成果的广泛认可度。他牵头成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委会肿瘤免疫代谢学组和重庆市免疫学会代谢免疫专委会,将基础研究成果积极推进开展临床转化应用。带领科室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并获优秀结题验收。
不仅科研成果丰硕,李咏生教授还担任Glucolipid Metabolic Disorders主编等多项重要学术职务,并受邀为Cell Metabolism、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30多个SCI期刊审稿,在国际学术界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后备人才、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中青年医学卓越团队带头人、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李咏生教授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这一殊荣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研实力的有力证明。他以卓越的创新能力、扎实的学术积累和持续的科研产出,推动着中国医学研究走向世界前沿,未来将继续引领学科发展,为攻克重大疾病、造福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向世界发出重肿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