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
(WHO)在1982年推荐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并把吗啡医疗消
耗量作为衡量贯彻方案的指标。吗啡作为最经典的阿片类镇痛
药,被WHO推荐为治疗重度癌痛的金标准用药。然而,作为
强效中枢性镇痛药,吗啡在有效缓解疼痛的同时,其不良反应
也不容忽视,及时防治吗啡不良反应是止痛治疗方案的重要组
成部分。笔者I临床采用中医药防治口服吗啡不良反应,疗效满
意。略述如下。
1 恶心、呕吐
口服吗啡恶心、呕吐发生率约30%。主要病机是胃失和
降、胃气上逆。中医学认为,胃气之和降,有赖于脾气的升清
运化及肝气的疏泄条达。呕吐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癌症患
者长期口服吗啡,药毒损伤脾胃,脾升胃降功能失职,胃失和
降则胃气上逆而呕吐;脾胃虚弱,运化受纳失职,饮食停滞,
湿浊内生,亦可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呕吐;木克土,土
气盛则反侮木,饮食湿浊停滞胃腑,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
机逆乱,胃气上逆亦可引起呕吐??杉?,本病病机多属本虚标
实,临证治以补虚扶正为要,在补脾扶正基础上佐以降逆、理
气、清热、生津、化痰诸法。常选用法半夏、陈皮、竹茹、赭
石、旋复花、黄芩、黄连、干姜、生姜、藿香、佩兰、荷叶、
砂仁、木香、吴荣萸、党参等药。
辨证论治:① 饮食停滞证:症见呕吐酸腐,脘腹胀满,暖
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舌
苔厚腻,脉滑实。治宜理气行滞,和胃降逆,方以藿香正气散
加减。②痰湿内停证:症见呕吐清水痰涎,胸脘痞闷,不思饮
食,眩晕心悸,舌淡、苔自腻,脉滑。治宜温化痰饮,和胃降
逆,方以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③肝气犯胃证:症见呕
吐吞酸,暖气频作,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情志不遂则呕甚,
舌边红、苔薄腻,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呕,方以半夏
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④ 脾胃虚寒证:症见饮食后易呕吐,纳
呆,脘腹痞闷,口淡不渴,疲倦乏力,大便溏薄,时作时止,
舌淡、苔薄白,脉濡弱。治宜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方以理中
丸加减。⑤ 胃阴不足证:症见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千呕,胃中
嘈杂,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治宜滋阴养胃,降逆止呕,方以麦门冬汤加减。
针灸治疗:治宜益气健脾、和胃降逆。穴取中脘、内关、
足三里。加减: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痰饮内停配丰隆;肝
气犯胃配太冲;饮食停滞配梁门、天枢;胃阴不足配内庭。毫
针刺,每天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天为1疗程?;蛉∥?
俞、中脘、足三里等穴隔姜灸。
2 便秘
发生率约90% 一100%。此不良反应属中医学便秘范畴,
主要病机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素问·灵兰秘典论》日:
“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 ; “大肠
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中医学认为,便秘病位在大肠,
与肺脾肾关系密切。癌症患者经过手术、放化疗等攻伐后,正
气不足,加上口服吗啡,毒邪蕴结肠道,耗伤气血阴津,导致
气血阴阳失调。气虚大肠传导无力,血虚津枯大肠失于濡润,
阳虚则阴寒凝滞大肠,均可导致大便秘结。同时,毒邪蕴肺,
化热化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肺热移于大肠,导致大肠传
导失职;毒邪困脾,脾不运化,糟粕内停;肾主五液,司二
便,毒邪伤肾,肾精亏耗则肠道干涩,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
阴寒凝结,均可使大肠传导失司而便秘。临证应辨明虚实寒
热,治疗以通下为原则,佐以清热润肠、顺气导滞、益气养
阴、温阳开结等法。常选用大黄、芒硝、火麻仁、郁李仁、厚
朴、枳实、番泻叶、芦荟、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柏
子仁、桃仁、松子仁、白蜜、牛膝、肉苁蓉、何首乌、黑芝麻
等药。
辨证论治:① 胃肠积热证:症见大便干结,腹胀不适,口
干口臭,面红身热,汗多,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干、苔
黄燥,脉滑数。治宜泄热导滞,润肠通便,方以麻子仁丸加
减。②气机郁滞证:症见大便于结,欲便不出,腹胀不适,肠
呜矢气,胸胁满闷,暖气呃逆,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脉
弦数。治宜顺气导滞,降逆通便,方以六磨汤加减。③气虚便
秘证:症见大便乏力,难以排出,便后汗出气短,面白神疲,
头晕,肢倦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
润肠通便,方以黄芪汤加减。④血虚便秘证:症见大便于结,
努挣难F,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舌
淡、苔白,脉细。治宜养血润燥,滋阴通便,方以润肠丸加
减。⑤ 阳虚便秘证:症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面色眺白,四
肢不温,喜热怕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弦。治宜温
阳通便,方以济川煎加减。
针灸治疗:①实证:治宜清热导滞。穴取天枢、支沟、曲
池、内庭。加减:气滞者配合太冲。② 虚证:治宜益气养血、
温阳通便。穴取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加减:气血虚
配足三里;阴寒盛灸神阙、天枢。每天1次,每次留针30分
钟,l0天为1疗程。
3 尿潴留
发生率低于5% 。表现为排尿困难,淋漓不尽,属中医学
癃闭范畴,主要病机是肾和膀胱气化不利?!端匚省ば魑迤?
篇》日: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本病病位在膀胱,
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小便的排泄通畅
依赖于膀胱的气化功能,同时也赖于三焦的气化和肺、脾、肾
的通调、转输、蒸化?;颊呔梅鸱?,药毒蕴积胃肠,生湿化
热,湿热下注膀胱;湿热阻滞,三焦气化不利:上焦之气不
化,当责之于肺,肺失其职,肃降失司,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
膀胱;中焦之气不化, 当责之于脾,脾气虚弱,脾失健运,则
不能升清降浊;下焦之气不化,当责之于肾,肾阳亏虚,肾失
蒸化,气不化水,开阖不利或肾阴不足,水府枯竭,均可导致
癃闭。本病以肺脾肾虚为本,三焦、膀胱气化失司为标,治疗
应标本兼顾,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实证宜清湿热、
散瘀结而通水道,虚证宜补脾肾、助气化N4,便自通。常选用
滑石、甘草、车前子、木通、泽泻、蔚蓄、瞿麦、白茅根、灯
心草、牛膝、茯苓、猪苓、薏苡仁、大腹皮、冬瓜皮等。
辨证论治:① 膀胱湿热证:症见小便点滴不下,或量极少
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沉数。
治宜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予八正散加减。②肺热壅盛证:症
见小便不畅或点滴不下,呼吸急促或咳嗽,咽干,烦渴欲饮,
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清肺热,利水道,予清肺饮加
减。③脾气不升证:症见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
利,小腹坠胀,神疲气短,食欲不振,舌淡、边有齿印、苔
白,脉细弱。治宜升清降浊,化气利尿,予补中益气汤合春泽
汤加减。④ 肾阳虚衰证:症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
力,畏寒怕冷,腰膝酸冷,神气怯弱,舌淡、苔白,脉沉细
弱。治宜温补肾阳,化气利尿,予济生肾气丸加减。
针灸治疗:①实证:治宜清热利湿,通利三焦,穴取中
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配合尺泽、太冲、血海。②虚
证: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启闭,穴取肾俞、脾俞、三焦俞、关
元,配合复溜、足三里。毫针刺,每天1次,每次留针30分
钟,lO天为1疗程。虚证可取关元、中极、肾俞、脾俞、三
焦俞等穴位进行艾灸。
4 皮肤瘙瘴
发生率约2% 一10% ,为营血亏损,血热内蕴,化燥生
风,肌肤失养所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
引起,首先患者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
足,禀赋不耐,加之长期药毒侵袭,耗伤营血,阴血亏虚,生
风化燥,肌肤失养而成;同时, “久病则瘀” ,病程日久,气
血运行不畅,以致经脉阻塞,气血瘀结,肌肤失养而反复不
愈;瘀久化热化火,热蕴血分,血热生风,或流窜关节,痹阻
经络,或热毒盛,气血两燔而发。常选用药物如:牡丹皮、荆
芥、防风、川芎、生地黄、当归、赤芍、玄参、水牛角、犀
角、旱莲草、百合、白芍、蒺藜、何首乌、麦冬、白芍等。
辨证论治:①血热内蕴证:症见皮疹呈点滴状,颜色鲜
红,瘙痒剧烈,口干舌燥,咽痛,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
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消斑,予犀角地黄
汤加减。②血虚风燥证:症见皮疹呈斑片状,颜色淡红,皮肤
干燥皲裂,自觉瘙痒,口干咽燥,舌淡红、苔少,脉沉细。治
宜滋阴养血,熄风润燥,予当归饮子加减。③气血瘀滞证:症
见皮损反复不愈,皮疹呈斑块状,颜色暗红,面色晦暗,舌质
紫暗、有瘀点瘀斑,脉细缓。治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予桃
红四物汤加减。
针灸治疗:治宜宣肺润燥,养血熄风。穴取大椎、肺俞、
三阴交、血海,配合合谷、曲池、风池、足三里、迎香等。毫
针刺,每天1次,每次留针30分钟,l0天为1疗程。
合理有效地控制癌痛,是癌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
于止痛药的毒副作用、成瘾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通过
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可以尽量减轻、减少止痛药的毒副作用,
使大多数癌痛患者能够接受足够的镇痛剂量,从而达到无痛生
存、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