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热?
俗称发烧,是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而发热只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以感染发热多见,而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发热怎么分级?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0~37.2℃之间(腋温)
低热:37.3oC- 38℃
中热:38.1~39.0℃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高达43℃则极少存活
出现发热该怎么办?
1. 监测体温变化,T:>37.5℃,每6小时测量体温一次,T>38.5℃,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1次。
2. 物理降温,可将退热贴或冰袋分别放置于患者的额头、颈部两侧、腹股沟两侧和腘窝处,退热贴每4-6小时更换一次,冰袋每10-15分钟更换地方。
3. 如果物理降温退热不明显,体温仍大于38.5℃,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降温,药物可快速降温、预防抽搐。
4. 加强口腔及皮肤的护理。
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应勤换内衣裤,多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出现发热该怎么吃?
发热期间选用营养高易消化的流质,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
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面条、粥,配以高蛋白、高热量菜肴,如豆制品、鱼类、蛋黄等以及各种新鲜蔬菜。
出现发热不紧张?
安抚病人、满足病人的需要,解除病人痛苦,做好解释工作,保持衣服清洁干燥,增加舒适感。
最后温馨提示
采取降温措施30分后测量体温(最好测肛温、如测腋温,需测量侧停止物理降温半小时),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
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易在50分钟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