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CAR-T之后(post CAR-T)
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一部分患者会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对于B淋母,诺华的Kymriah报告的数据是:缓解率为82.5%,第三个月完全缓解率为63.5%,第十二个月完全缓解率维持在46%;对于淋巴瘤,Kite的Yescarta报告的数据是:缓解率为82%,完全缓解率为54%,第六个月完全缓解率维持在36%。
在国内,最近武汉同济报告的序贯回输包含CD28和4-1BB双共刺激分子的第三代CD22-CAR-T和CD19-CAR-T细胞的试验,B淋母缓解率高于80%,6个月的OS和EFS分别为80%和60%,12个月的OS和EFS分别接近60%和40%;淋巴瘤缓解率高于50%,6个月的OS和EFS分别约为90%和60%。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与国外同类试验在同一水平上。
由此可见,CAR-T治疗B淋母的缓解率非常高,但是可持续性还是不够理想,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缓解。而淋巴瘤的情况就更差一些,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不能缓解或缓解后复发??悸堑搅嚼嗷颊吖鄄斓氖奔涠疾怀?,后面复发的比例一定还会增加,所以,对于CAR-T来说,复发仍然是最大的问题,这也是所有癌症治疗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主要追求的是两点,第一是生存期(OS),第二是生存质量(QoL)。很多时候,为了OS,可以暂且不顾QoL,只考虑OS。医生不可能随访患者一辈子,OS通常需要用其它指标来替代,比如说PFS(无进展生存),而PFS的前提是CR(完全缓解)。最理想的情况是CR->PFS->OS,即获得完全缓解后,缓解可以持续,然后获得长期生存,也就是说“治愈”,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得不去做CAR-T的复发难治的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来说,这几个指标之间的转化率都不高,真正从CAR-T治疗中获得OS上的收益的比例目前还相当低,所以,即使获得了CR,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后面怎么办,这个问题相当重要。
对于B淋母这样的白血病来说,答案可能相对来说明确一些。首先我们有很好的预后判断模型,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查和FISH可以分辨出那些预后很差的患者,其次有敏感度极高的方法比如说流式细胞术和PCR技术检查MRD(微小残留病变),10,000个细胞中有一个坏细胞就可以检查出来。所以,CAR-T之后,对于复发风险极高的B淋母,包括那些虽然细胞遗传学上没有特别情况但是CAR-T之后仍然MRD阳性(定义为骨髓和/或外周血肿瘤细胞大于0.01%)的患者,在有合适配型的前提下,考虑做异体干细胞移植。不过,最近有一项小样本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表明,即使是异体干细胞移植也未能改善CAR-T前肿瘤负荷大的患者临床结局,无论在CAR-T后存在MRD疾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5%)还是存在形态学疾?。ü撬柚邪籽∠赴?5%),所以,或许MRD疾病的患者可以再观察一下而不急于去做异体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