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血液肿瘤中心 科普知识详细

春季养生方法

发布时间:2016-01-12

         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人受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体内也会发生变化。祖国养生学认为春季,体内的阳气活动是向上向外疏发。同时,肝属木,应于春。春三月木旺,也就是肝气旺盛,易于发病的季节,如不注意疏发调理,易发生与肝有关的疾病。下面介绍几种春季养生的方法。
        1. 神与形养
        春季调神,应合于春季万物生发的特点。通过调节情志,使体内的阳气得以疏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与和谐。在起居上,应晚睡早起,常漫步户外,舒展形体。在风和日丽之时,与家人亲友一起,踏青问柳、观花赏景,抒发情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此乃顺时养神之道。
        中医五行学说,肝属木,应于春,春季肝气旺盛,肝又喜调达疏泄,恶抑郁。故春季调神养生还应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免气滞伤肝。
        春季形养,春季气候渐暖,户外活动应随之增多。如能坚持晨练,则利于人体的吐故纳新和阳气升发。春季气候又是冷暖易变的,故要注意防寒保暖,养阳敛阴。衣着方面,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层层酌减,不可暴去”?!按罕磧?,下体宁过于暖”。
        2.  食养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机能处于旺盛之时,故春季食养宜选辛、甘、温之品,辛、甘之品为阳,可助春阳之处发,温食有利于护阳。
        春季南北气候温差较大,对人体的影响亦不同春季食养还应因地施膳。北方寒气未退,仍宜温补,随着气候渐暖,阳气渐升,温补不宜太多。一般可选用桂圆、猪肝、羊肝等。南方常阴雨连绵,低温与天暖交替出现,湿气太重,湿气困脾,宜进健脾运湿之品,如鲫鱼、豆浆等。
        春季食养还需依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论,肝亢于春,肝木过旺可克制脾土,因酸味属木,故《千金要方》提出:“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应少食酸涩、油腻之物,以增强脾胃功能。
        食养应因人、因地、因时施膳,以达到食养的目的。
        3. 药养
        春季药养一般应从虚证入手,以补益为主。北方进补以帮助春阳升发,?;ぱ羝?,兼以温补,如熟地、当归、黄芪等。南方宜兼顾健脾利湿之品,如云苓、白术、薏苡仁等。春暖花开后,则可进凉补之品,如玉竹、生地、沙参等。
        春季是肝阳上亢,肝脏易发病季节。常用养肝明目类有枸杞子、菊花、苍术、羊肝、白蒺藜等。养肝荣筋类有肉苁蓉、木瓜、菟丝子、牛膝等。柔肝理气和血类有:地骨皮、柴胡、白芍、地黄、黄精等。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