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胃黏膜上皮的萎缩,伴或不伴肠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我国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比例为17.7%,病理诊断为25.8%。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高于胃癌低发区。
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二、萎缩性胃炎怎么发展为胃癌的
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开始出现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即胃黏膜变成小肠样的上皮,甚至变成结肠样的上皮。如果萎缩性胃炎继续加重,将出现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即胃黏膜细胞出现异型性、分化异常、黏膜结构紊乱。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分为轻、中、重三级。重度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常与部分早期胃癌相似,所以认为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三、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及诱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2.2%左右,且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其他原因还包括胆汁反流、长期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高盐饮食、酗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一些少见原因还包括自身免疫机制、遗传因素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各种负性社会经历、职业及劳动强度均会对萎缩性胃炎发病产生影响。
四、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及胃癌的预防
1.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症状者采用药物对症治疗。
(1)根除幽门螺杆菌:适用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提倡四联疗法,即1种抑酸药+2种抗生素+1种胃黏膜保护剂,疗程2周。停用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
(2)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尼替丁、铝碳酸镁制剂、硫糖铝等。
(3)?;の葛つぃ喝缃禾孱?、硫糖铝、铝碳酸镁制剂等。
(4)促进胃动力: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5)中医治疗。
(6)针灸治疗。
(7)精神心理治疗。
(8)补充胃黏膜营养因子:如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类衍生物,茶多酚、大蒜素、微量元素硒等。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班有恶性贫血者可能需终生补充维生素B12。
2.轻度异型增生可加强随访观察,重度异型增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3.胃癌的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多食刺激性食物,节制饮酒,定时饮食,防止暴饮暴食。
(2)注意食物的新鲜,避免食用变质食物。
(3)避免高盐饮食,每日的盐摄入量以6g左右为宜。
(4)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及水果。
(5)多食牛奶及奶制品,有助于黏膜上皮的修复。
(6)增加食物中肉类、鱼类、豆类等蛋白质含量。
(7)戒烟。
(8)积极治疗胃溃疡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对经久不愈或有重度瘢痕组织的胃溃疡病,有肠上皮化生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以及多发性息肉或直径大于2cm的单发性息肉,可采取手术治疗。
(9)大于40岁,建议胃镜常规体检,如无异常,5年检查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