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尤其在肠道内,存在着一个肠道细菌生态系统,就是所谓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组。胃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是哺乳动物体内最复杂和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其中的细菌种类超过数百种,细菌总量超过了100兆,因此有人说这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
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居然跟我们的健康、美容、甚至性格都有着深不可测的关联。特别是在医疗方面,癌症、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都与之有关。目前已经发现了30多种疾病与肠内生态系统的关系。虽然还无法预知研究会达到什么程度,但毋庸置疑,这使得医学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肥胖和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有报道显示美国成人慢性便秘发病率平均为16%,我国平均为15.2%。而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能是肥胖、慢性便秘的重要因素,与健康人群相比,便秘患者的菌群出现紊乱,比例发生改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肠道菌群与肥胖和慢性便秘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肥胖
1.肠道菌群会引发肥胖吗?
科学家将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发现小鼠表现出与肥胖患者相似的症状。关于肠道菌群改变与肥胖的因果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肠道菌群如何参与机体代谢并发挥作用亟待解决。
2.就算不吃高脂肪,肠道菌群对健康的影响依然存在!
给无菌小鼠饲喂高脂饮食后,小鼠并没有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现象,然而,将正常饲养的小鼠肠道菌群移植入无菌鼠肠道内后,尽管减少了高脂饮食摄入,无菌小鼠仍然逐渐出现脂肪增多和胰岛素抵抗现象。
目前已有研究单位注册使用粪菌移植的方法治疗肥胖,粪菌移植即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失衡,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对治疗肠道内及肠道外疾病提供一定帮助。有研究者试图将瘦子粪菌液移植给胖子,从而通过改变胖子的肠道菌群使其体重下降,该项研究值得期待。
慢性便秘
1. 想要便便好看?先要菌群多样!
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丰度(多样性)与布里斯托评分呈负相关,且在评分越高的人群中普雷沃氏菌属所占比例越大,说明粪便性状与肠道菌群具有密切相关性。
2.便便频率不对也和它有关!
研究发现排便频率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呈负相关。另外,在无菌鼠模型中,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影响肠道动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影响肠道神经递质的释放,减慢胃排空和肠道运输时间,减少结肠移行复合运动的产生,以及无菌鼠中盲肠体积明显增大等一系列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表现。
3. 多方面影响肠动力
肠道菌群影响肠道动力可能通过三方面发挥作用:
1.菌群自身成分或代谢产物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如内毒素(LPS)、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等通过肠道神经元或肠嗜铬细胞表面的TGR5受体影响肠道动力;
2.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神经递质,如5-HT等发现抗生素联合处理后的伪无菌鼠结肠中,肠嗜铬细胞的TPH1的表达下降,影响5-HT的合成,进而影响肠道动力;
3.胃肠道免疫系统释放炎性因子,如肠道低度慢性炎症。
人类跟肠内细菌共生共存,互助互利,其真正意义是我们跟肠内细菌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来揭示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