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胃肠肿瘤中心 科普知识详细

大便里的那一抹红

发布时间:2018-10-25

 马大姐昨天早晨在大便中发现了“一抹红”,听了隔壁老王分析,她怀疑自己得了“大肠癌”。这可把马大姐吓坏了,赶紧到医院,经过检查,最后的结果让她大松一口气。
 原来,这就是“罪魁祸首”。


 
 大便带血是消化道常见症状之一,如果发现大便中反复出现“那一抹红”,怎么办呢?首先要冷静!据研究表明:过度紧张可引起大便失禁,你可能不止拉出“一抹红”,而是“一堆红”。
哪些常见原因可能引起便血或者大便带血呢?
一、痔疮
  痔疮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常言道“十男九痔”、 “十女十痔”,可见痔疮发患者群之广。
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方案包括饮食干预(如增加纤维摄入量、多喝水)、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排便习惯养成)和药物治疗(中药内服与外用、药液坐?。┑?。保守治疗失败可选择手术治疗。


二、肛裂
  肛裂是齿线下肛管组织表面裂开,形成的小溃疡,与肛管纵轴平行,常引起肛周剧痛。
 
很多肛裂患者本身就有便秘,一些患者在患肛裂后因肛门疼痛恐惧排便,久而久之引起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肛裂的疼痛有一定周期性,一次典型的肛裂疼痛周期是:疼痛-缓解-高峰-缓解-再疼痛。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造成便后严重的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可放射到臀部、会阴部、骶尾部或大腿内侧,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此期称疼痛间歇期。之后因内括约肌痉挛,产生剧痛,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逐渐缓解。待到再次排便,疼痛再次发生。


三、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隆起于结直肠表面的肿物,可以是腺瘤,也可以是肠黏膜的增生肥厚,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息肉。便血特点多为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结直肠息肉有恶变的可能,它的发展史是比较漫长的。从最基本的生长到成癌过程时间约7~15年。前1~10年时间是息肉癌前病变的一个过渡期,正在酝酿中。因个体差异不同,转变时间也有所不同。结直肠息肉一经发现均应切除。


四、结直肠癌
  大肠癌是引起便血中最为让人恐惧的原因之一,所谓“谈癌色变”。数据显示:大肠癌发病率位列癌症第三,死亡率位列第五。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鸡鸭鱼肉等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多,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结直肠肿瘤高发问题越来越突出。
 
大肠癌引起症状与肿瘤所在位置有关,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直肠癌各有特点。右半结肠癌:多有可扪及腹部包块,多有消化不良,以及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左半结肠癌:多有显著的腹痛、腹胀、肠鸣等肠梗阻表现,或出现顽固性便秘。直肠癌:可伴有大便频繁,粪便变细,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等直肠刺激症状。



  让人痛心的是,有多个发现患“直肠癌”的病友被误诊为“痔疮”的病例,导致治疗时机延误。


 
  结直肠癌最常做的检查是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
  不少人在体检时会放弃直肠指检。认为又难受又没用。其实结直肠专科体检,非常强调直肠指检。因为直肠指检非常简单,没有痛苦,费用低廉,而且对于诊断直肠癌又非常敏感,是发现直肠癌的利器。
结肠镜检查是医生用来检查大肠及结肠内部病变的一种诊断方式。结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直到大肠,可让医生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早期恶性肿瘤治疗是可以治愈的,而相对中晚期大肠癌,其治疗成本、治疗难度及治疗效果都有非常大的差距。早期癌很容易就可以达到治愈的标准,单纯手术就足够,不需要其他放化疗等,中晚期的肠癌即使医学快速发展,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一些病人仍治疗效果不满意。
  所以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反复便血原因?;浼布梢交蛘呙つ恐瘟疲蓟岬贾虏∏檠游?。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保健,关爱健康,那让人魂牵梦绕的一抹红,必将转化为健康天空里的那一抹虹!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