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是肾脏健康的晴雨表。作为三大常规之一的尿常规,是大家体检必查的项目。尿常规50条小常识,看完就能用得上~
留尿原则
1.留尿常规,最好是晨尿,即早晨起床第一次尿
2.推荐晨尿原因是,这泡尿是夜间睡眠时间储存的尿液,该尿液浓缩,且没有受到运动、饮食影响,非常具有代表性
3.不建议在运动后立刻查尿常规,尿检最好避开运动影响
4.随机尿,指的是除晨尿之外,其他任何时间段的尿液,实在留不了晨尿,可以留随机尿,注意结果解读。随机尿可能出现某些物质浓度偏低而漏检,可能受饮食影响出现饮食性尿糖阳性等情况
5.尿常规需新鲜尿液,送检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送检时间过长,对尿红细胞、亚硝酸盐等项目有影响
6.如果你正在服用维生素C,在留尿前3天避免使用。维生素C可以导致潜血假阴性(假阴性是指,本来阳性但却查出阴性结果)
7.留尿,注意避开月经期;清洗外阴;保证留尿的容器干净卫生
8.留中段尿,也就是说,开头的1~2秒的尿不要
9.如果没多少尿时,别硬挤,挤出来的尿查不准
结果解读
10.验尿如果发现尿蛋白、潜血、红细胞超标,可前往内分泌肾病科就诊,不要因为没症状或没人提醒而忽视
11.尿蛋白和(或)尿红细胞异常,可能是肾病引起,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需要到肾内科进一步确定
12.只查了一次尿常规,显示尿蛋白±、1+,2+,不一定是肾有问题,必须重复检验
13.持续性蛋白尿,是肾病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但并不是只有肾病患者才有蛋白尿
14.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不稳定时,如剧烈运动、感冒发烧、寒冷,以及直立性蛋白尿,可以出现一过性尿蛋白排泄增多
15.肾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多年糖尿病、高血压、长期用药、有肾病家族史、痛风,除了尿常规,建议加做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检查,比如尿白蛋白肌酐比,这个检查比尿常规更敏感
16.蛋白加号不一定可靠。尿常规中尿蛋白加号,测的是这泡尿大概的尿蛋白浓度
尿蛋白意义 | |
尿蛋白阴性 | 送检尿中尿蛋白浓度 在0.15g/L范围内 |
弱阳性 | 0.15-0.3g/L |
+ | 0.3g/L左右 |
++ | 1g/L左右 |
+++ | 3g/L左右 |
++++ | ≥5g/L |
17.稀释尿会低估蛋白尿的程度,1+尿蛋白并不一定代表尿蛋白程度轻。浓缩尿可能会检测为蛋白3+,但可能并不表示一定是严重的蛋白尿。尿蛋白浓度受饮水量影响巨大
18.肾友要想准确评估尿蛋白严重程度,不能只看尿常规,需要进一步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想总是留24小时尿那么麻烦,可查ACR(尿白蛋白肌酐比)或PCR(尿蛋白肌酐比)
19.正常尿液颜色为澄清、淡黄色,人在某些情况下,尿可以表现为五颜六色。吃红心火龙果,可以让尿色发红。吃番泻叶、大黄、利福平,尿色可深黄或发红
20.由食物和药物导致的尿液变色(无红细胞),与肾病导致的肉眼血尿有本质区别(有红细胞)
21.尿液浑浊可见于正常情况,如晶体析出,生理性盐类尿;尿液浑浊也见于异常情况,如泌尿系感染
22.尿白细胞数增多,常提示泌尿系感染,也可见于某些肾炎活动期
23.亚硝酸盐阳性,通常提示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等不适
24.全天尿比重波动在:1.003~1.035之间;晨尿通常为浓缩尿,比重在1.010以上;肾友常因为肾小管间质损伤,导致晨尿比重总是偏低
25.尿糖阳性,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无糖尿病却尿糖阳性,要警惕肾小管间质损害
26.酮体有加号,通常提示检查者处于饥饿状态;糖尿病患者出现酮体,要警惕酮症酸中毒
27.人体晨尿偏酸性,酸碱度(PH值)在6.5左右。由于饮食或药物的影响,全天PH值可在4.5~8之间波动
28.看血尿,肾科医生最看重的是镜下红细胞个数,而不是潜血加号
29.红细胞异常可能是肾炎引起,也可能是其他因素,比如常见的有肾结石、泌尿系感染,老年人要警惕泌尿系肿瘤
30.正常人在运动、发热等情况下,也可以出现一过性红细胞异常,不会持续发生
尿常规是反应肾脏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个体检项目,建议每个人体检时,不要只关注抽血结果有没有异常,也要重视尿检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