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冠心病和癌症是造成人类死亡的前两大疾病。目前虽无准确的数据说明冠心病合并癌症患者的具体比例,但从两者高发病率来分析,必然有大量这类患者??梢钥隙?,冠心病合并癌症的患者死亡风险将明显增加,生存期也将显著缩短,治疗策略上也存在些许争议。
1什么是冠心病,什么是癌症?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典型的冠心病胸部不适(心绞痛)通常有以下特点:位置多位于胸骨体后,可波及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者颈部。性质常被描述为沉重感、压榨感、憋闷感、濒死感;胸痛与劳累或情绪激动相关;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后数分钟常可缓解;心绞痛通常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持续超过30分钟甚者更长者,则很大可能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可通过病史、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作出初始诊断,确诊需行冠状动脉造影。
癌症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因其发生的部位以及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某些特异性症状时,常已进展为晚期,所以定期健康体检十分重要。癌症患者可出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局部表现和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病质、大量出汗(夜间盗汗)、贫血、乏力、发热、恶病质等全身性症状。肿瘤可通过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作出初诊,确诊需行病理活检。早期肿瘤患者尽快手术切除肿瘤是改善患者预后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2为什么癌症患者易患冠心?。?/span>
一方面,大量研究证实,高龄、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是冠心病以及肿瘤的共同危险因素。另一方面,肿瘤释放多种物质入血,导致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出现血栓事件;并且肿瘤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无论是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和心肌损害,且并不罕见。这些因素导致癌症患者易患冠心病,而冠心病的患者发生肿瘤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故在临床中常常会遇见癌症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患者。
3当癌症患者发生冠心病需怎么处理?
3.1药物治疗:
1.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既可改善缺血缓解症状,也有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作用,其机制主要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降低血压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还延长心脏舒张期增加心肌灌注。治疗期间心率宜控制在55-60次/min。只要无禁忌证,手术或放化疗前应考虑起始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
2.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手术创伤、麻醉及放化疗可通过诱导冠脉痉挛、不稳定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等机制,增加冠心病合并肿瘤患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3.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主要心血管缺血风险的下降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延缓斑块进展作用已得到证实,甚者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部分逆转斑块病变。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研究表明,ACEI/ARB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ACEI的心脏?;ぷ饔枚懒⒂诮笛棺饔靡酝猓?/span>对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无论选择何种肿瘤治疗策略,建议使用ACEI或ARB,常用药物有培哚普利、依那普利、贝纳普利、厄贝沙坦、缬沙坦等。
3.2介入治疗:
由于手术创伤、麻醉、放疗及化疗可通过诱导冠脉痉挛、不稳定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等机制,增加冠心病合并癌症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故有专家提出,癌症合并冠心病患者外科手术前应行冠脉造影检查。相关指南指出,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需先行冠心病介入治疗:1.冠脉左主干病变;2.冠脉三支血管病变;3.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合并前降支狭窄的双支病变。如存在需介入治疗的冠脉病变,可行单纯球囊扩张术代替支架植入术,普通球囊扩张术后2周可行外科手术,部分患者可考虑行药物球囊扩张术。如果需要支架植入,则最好选择金属裸支架或第二代药物涂层支架,这两类支架术后双联抗血小板30天可行外科手术,而普通药物洗脱支架需双联抗血小板至少3个月才可行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