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污染、职业暴露、大量吸烟及被动吸烟增加,如今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所有的癌症当中排名第一,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22.7%。随着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的推广,诞生了一大批肺部结节“患者”。他们或心事重重、面色凝重,或心急如焚、坐卧不安,一切都乱套了。是否需要谈结节色变呢?如何面对随访肺部结节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肺结节:边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不超过3cm、周围完全被肺组织包容的肺部结节,不伴有肺不张、肿大淋巴结、胸腔积液。
如何随访和观察肺部结节呢?著名的胸部影像协会Fleischnersociety、美国胸科协会(ACCP)、英国胸科协会(BTS)的意见如下:
Fleischner society 2013 | ≤5mm | 不需要随访 |
|
>5mm | 3个月行第一次随访,如稳定则每年随访1次 | 至少3年 | |
ACCP 2013 | ≤5mm | 不需要随访 |
|
>5mm | 每年随访1次;>10mm可考虑在3个月时行第一次随访,如持续,则考虑活检或手术 | 至少3年 | |
BTS 2015 | <5mm | 不需要随访 |
|
≥5mm | 3个月时行第一次随访,如稳定则分别在第1、2、4年随访,恶性可能性>10%则考虑活检或手术 | 至少3年 |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中指出:
项目 | 处理推荐方案 | 注意事项 |
孤立性纯磨玻璃结节 |
|
|
≤5mm | 6个月后随访,随后行胸部CT年度随访 | 1mm连续薄层扫描确认为磨玻璃结节 |
>5mm | 3个月影像随访,如无变化,则年度随访 | 如直径>10mm,需考虑非手术活检或/和手术切除 |
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 |
|
|
≤8mm | 3、6、12和24个月影像随访,无变化者转为常规年度随访 | 随访期间结节增大或实性部分增多,通常提示恶性,需手术切除 |
>8mm | 3个月影像随访,若结节持续存在,随后建议采用PET-CT、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进一步评估 | 实性成分≤8mm的混杂性病灶不推荐PET-CT评估 |
最后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只有大约0.3~3.7%的肺部结节为恶性,所以发现肺部结节后不要恐慌,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立即手术切除,正确认识与面对肺部结节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