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核医学科 科普知识详细

浅谈辐射及核医学“核”安全性

发布时间:2016-04-2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如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辐射防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但目前,公众对辐射的认识还存在很多的误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射线的辐射无处不在:电视、电脑、移动电话甚至家里用的装潢材料;我们周围的土壤、空气、房屋、海洋、河流、粮食、蔬菜和饮用水等等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核素,这些放射性核素是自从地球存在以来就有的,它们伴随了我们人类从单细胞生物过渡到高等动物这一几十亿年的进化过程。辐射伴随和促进了人类进化。人类不可能脱离辐射而独自存在。这些辐射称为天然本底辐射。世界平均本底辐射约3.7mSv/年,这意味着不管人类是否愿意,每年均要接受3.7mSv的自然本底辐射!不是所有的辐射都需要防护,而且人们都做不到!公众应客观公正地看待辐射,少量辐射对身体无害的!
         除本底辐射外,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正常人(公众)全身允许一年接触职业照射有效剂量限制为1000微西弗(1mSv),局部眼晶体为15000微西弗(15mSv),局部皮肤为50000微西弗(50mSv)。单独1年中可以有较高的有效剂量,只要五年内平均不超过以上限值即可。而职业工作人员全身每年最大允许剂量是50000微西弗(50mSv)。
         医院里除了核医学科以外,影像科(包括X线拍片、CT等),放疗科等均是使用各种射线来为病人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核医学就是核技术的和平利用领域之一。与核武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核医学的辐射值对公众及医务人员具有绝对的安全性。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 IAEA)的指导文件被世界公认为权威。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诊断性使用核素安全性的权威发布公告如下:病人的辐射防护(RPOP)部分中核医学部分指导文件第2款:After a diagnostic nuclear medicine procedure, you will be slightly radioactive, but in general you will not be considered any hazard to carers or hospital staff。(网址https://rpop.iaea.org/RPOP/RPoP/Content/InformationFor/Patients/patient-information-nuclear-medicine/index.htm)这条中明确指出核医学诊断受检者有轻微辐射,但对周围的人群及医务人员无害。
          我院核医学辐射来源主要分为两部分:治疗部分以131碘治疗甲状腺癌为主,科室对这块的要求是科室成员和患者都要按照相关的标准执行,要求患者在科室住院达到相关标准后出院。 

    

         显像部分99.9%受检者以99mTc为显像剂的检查为主,科内按照国家标准<<临床核医学的患者防护与质控规范>>(GB16361-2012)标准执行,该标准中提出对于怀孕妇女在使用99mTc显像时不需要估算胎儿的受照剂量(标准第4页,5.2.2.5),同时哺乳期妇女在行骨显像时不需中断哺乳(标准第11页)。说明了核医学显像的安全性。
         而对于核医学的辐射防护,对于公众吸收的有效剂量达1mSv的防护标准为5600MBq(151.35mCi),原件(第35页)见下图,对我院检查的患者来说,我们的用量在每例15mCi左右,是国家防护标准的十分之一以下,所以受检者是非常安全的,未达到防护剂量约束值;而对于科室内部,在使用放射性核素时,包装总量很大,是有可能达到防护的约束值,这就是为什么科室内部在高活室部分强调辐射防护而外部弱化放射防护的原因,也符合医院和科室的防护要求,把辐射尽可能局限在科内。 

    

         近年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调查发现,我国核医学99mTc用量远低于“谈核色变”的日本与韩国的总和,说明我国公众对核医学的认知还存在很大的盲区!  在分子影像高速发展的今天,当人们开始讨论PET/CT, PET/MRI的时候,公众应该抛开对核辐射的陈见,多了解核医学,让核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核医学科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