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是利用探头探测器探测到放射性衰变药物发出的射线而进行的数据处理和图像重建的检查设备。
SPECT设备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可以进行骨扫描现象,肾动态显像及肾图检查,甲状腺显像,心脏灌注断层显像等各类检查诊断工作,那么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在设备的日常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来谈一谈。
影响SPECT设备工作和成像的重要因素有:探头晶体状态、设备工作电压稳定性和图像质量校正表。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应该重点注意的事项。
探头晶体的成分一般为NaI,由于晶体的特殊物理特性,因此对于外部环境的温湿度要求比较高。SPECT设备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8℃-30℃,建议控制在20℃-24℃之间,每小时温差变化不超过4.4℃。要求的工作湿度范围为20%-80%,建议控制在40%-60%间,每小时内湿度变化不超过5%℃。在设备使用上由于南方和北方气候条件不同也各有侧重点。南方梅雨天气期间注意防止湿度过大而导致晶体局部水解,因此要及时调整除湿机的工作状态;北方冬春两季比较干燥,要防止过于干燥,以免引起探头晶体皲裂,如果有必要,可以在机房运行加湿器以控制湿度变化。
SPECT设备的工作电压的持续和稳定也是设备良好工作的关键因素。SPECT的工作电压为220VAC单相电,电压变化建议控制在5%内,建议配备UPS电压保持供电持续性。此外,如果外部供电电压波动比较大,建议配备稳压电源保持供电稳定性。对于具有CT 图像融合功能的SPECT/CT设备,CT部分外部供电一般为380VAC三相电,输入后经过变压到480VAC三相输出到CT机架供电,SPECT部分供电电压仍然为220VAC单相电。
图像质量校正表是根据设备的要求进行的一系列图像校正而得到的参数和模板。这些校正表在图像重建成像时会被重建计算机调用用于图像成像,因此按照要求规范正确的进行图像质量校正是保证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不当的图像质量校正容易引起图像的伪影。常见校正的校正失误主要有校正区域内存在其他放射性污染导致产生反向补偿、校正源及模型的准备不合规范导致产生的校正表产生偏差、放射性核素选择失误导致能量频谱的错误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准备进行校正前要严格按照要求,检查本底计数,规范准备校正源和模型,正确选择并确认核素选择正确与否。此外建议在进行新的校正前,备份当前的校正表,以便失误后可以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
SPECT设备在临床检查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需要我们准确规范的操作和使用,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质量校正,如此才能使得设备能顺利的为临床检查服务,交出一份让医生满意,患者放心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