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肝胆胰肿瘤中心 科普知识详细

认识预防胰腺癌

发布时间:2019-09-26 本文来源:肝胆胰肿瘤科

1.1   胰腺癌发病概况

    胰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胰腺癌半数以上位于胰头,约90%是起源于胰腺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美国)胰腺癌新发估计病例数,男性列第10位,女性列第9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位。据《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胰腺癌位列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8位,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7位,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上升趋势。

1.2   哪些因素和胰腺癌发生相关?

 胰腺癌的确切发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的研究发现吸烟会增加患胰腺癌的机会,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也高于普通人群,部分胰腺癌有家族性,即在同一家族内同一代或几代人中可以先后发生2个以上的胰腺癌患者。肥胖、长期饮用咖啡及慢性胰腺炎患者患胰腺癌的机会也高于普通人群。

1.3什么是胰腺癌高危人群?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是指存胰腺癌发生发现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一类人,其中包括::

a、年龄超40岁中老年男性;

b、慢性胰腺炎患者;

c、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d、长期吸烟、酗酒史者;

e、肥胖、糖尿病患者。

1.4   胰腺癌会遗传吗?

 胰腺癌不是遗传病,但少数胰腺癌有家族聚集性,即在家族内先后2个以上的家族成员患胰腺癌。造成家族聚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胰腺癌易感基因在家族内的遗传或共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医学研究发现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胰腺癌的风险较没有家族史的人群高3-13倍。

1.5   什么是小胰癌?

 小胰癌是指单个胰腺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胰腺癌。小胰癌很少发生胰腺周围侵犯、远处器官转移,手术治疗后,治愈率较高。但这部分胰腺癌多无症状,不易于发现,大多为体检或因为腹部其它疾病检查时意外发现。

1.6 如何发现小胰癌?

   小胰癌肿瘤较小,大多无特征性症状,少数可能出现上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和皮肤巩膜黄染症状。故如有上述症状时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早就诊。此外,对于存在患胰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该定期做针对胰腺癌的检查如每半年进行一次上腹部的B超检及血CA199、CEA肿瘤标志物检查。

1.7   胰腺癌能预防吗?

胰腺癌有比较明确的发病相关因素,做到以下几方面可以减少胰腺癌的发病率:

a、戒烟、酒。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胰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2~2.5倍,发病年龄也提前了10~15年;酒为酸性物质,易导致酸性体质,从而为癌肿的发生提供条件。

b、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c、少吃煎、炸、烤、咸、辣、烫食物。

d、多吃黄绿色蔬菜。每天食用五种蔬果的人患胰腺癌的概率较食用两种蔬果的人减少一半。

e、忌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导致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胰腺长期处在胰腺炎状态,容易发生癌变。

f、少接触萘胺、苯胺等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这类化学物质的人罹患胰腺癌的概率会比常人高出5倍。

g、生活要规律。保持良好心态,充足睡眠,不要长期熬夜。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