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说,手术后需要静养,多躺,多吃,多休息...事实上,当你术后回室后,总会听到护士问:你今天活动了吗?
明明刚做完手术,还没恢复好,伤口还没长好,为什么护士总是催着让我们活动呢?是不是太着急了?如果你真的这样想就错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早期活动的好处。
1.预防肺部并发症,全麻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插管过程气道黏膜受到刺激,术后因惧怕切口疼痛,常常不愿用力呼吸,导致呼吸运动受限,术后因卧床,活动量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大量的分泌物聚集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术后采取合适的卧位,早期翻身下床活动,可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功能锻炼:①被动运动:卧床、术毕即可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踝关节被动运动。尤其是左侧肢体。②主动运动:卧床开始、清醒后或术后6h。主动做踝泵运动,每次5-10分钟,每天4-6次。如病情允许可做膝关节伸屈运动。每小时做20-30次深呼吸运动。踝泵运动:①屈伸动作平卧或坐于床上,大腿放松,然后缓慢的尽最大角度地做踝关节跖屈动作,也就是向上勾起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维持10s左右,之后再向下做踝关节背伸动作,让脚尖向下,保持10s左右,循环反复地屈伸踝关节。目的是让小腿肌肉能够持续收缩。②绕环动作就是踝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的“环绕运动”,分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交替时行,对于增加股静脉血流峰速度的方面要比单独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练习更好。
3.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人的胃肠受神经支配,节律性地蠕动,推动食物并消化,最终排出残渣。当胃肠道出现炎症等因素刺激,则会影响神经节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胃肠道不规律蠕动,则容易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常规腹部手术后,胃一般需要24-48小时恢复正常蠕动,小肠一般需要5-10小时,而结肠则在术后3-5天才能达到术前的状态,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少数患者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由于术后长期卧床休息会使肌肉强度降低,加重静脉淤滞及血栓形成。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新陈代谢,改善胃肠胀气,促进营养及药物吸收,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增进食欲,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4.增强盆底肌和腹肌功能:妇科手术尤其是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甚至出现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通过缩肛运动和腹肌训练能够到达一定的效果。缩肛运动:在排尿时,试着排尿中断,如果尿流被中断,代表肌肉收缩是正确的。每次收缩6-10秒,共30次,然后再快速一缩一舒200次,早中晚及睡前各做一遍。术前开始练习,站位、坐位、卧位均可。术后第3天先在床上卧位状态下进行缩肛运动,随着身体的康复选择不同体位的缩肛运动训练,并加强训练的次数和持续时间。腹肌训练方法:包括呼吸法、仰卧抬腿法、仰卧起坐法;呼吸法:呼气时收缩腹?。ㄊ崭梗?,吸气时放松腹肌,每天锻炼3-4次,每次5分钟;仰卧抬腿法:如同仰卧骑自行车般。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腹肌锻炼,术前1-2天开始练习。根据病情,术后3-4天进行训练,原则是以不感到疲劳宜。
5.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很多患者害怕下床活动,但经过起床、站立、走几步的实践后,慢慢减少了顾虑和恐惧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所以,今天你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