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疾病,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极少数为毛细血管瘤及硬化性血管瘤等。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成年人,以30~50岁的女性(60%~80%)最为常见。有报道检出率为0.4%-20%。
二:肝血管瘤的诊断及大小怎么分类
肝血管瘤的诊断通常是根据病史结合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超声造影、增强CT或磁共振即可明确诊断。目前国内外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大小分类没有统一标准,国外通常将直径>4cm的瘤体称为大海绵状血管瘤。国内通常分为:瘤体最大直径<5cm称为小海绵状血管瘤;直径5-10cm 者称为大海绵状血管瘤;最大直径>10cm 者则称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三:肝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
目前,肝血管瘤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认为与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肝内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静脉瘀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样扩张有关,另外女性激素水平可能也是致病因素。
四:肝血管瘤生长快么,有什么危害,需要处理么
肝血管瘤呈良性发展生长缓慢,自发破裂者少见??赡茉诨吃衅诩浠蚋九诜茉幸┢诩渖?/span>明显。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症状,可临床随访观察;如血管瘤体积本身较大(>5cm),且生长趋势明显和/或产生明显临床症状时则需要积极治疗。
五:肝血管瘤都是有哪些表现
通?;颊呙挥腥魏瘟俅仓⒆?/span>,体检偶然发现。症状与瘤体大小有关:直径>4cm的病灶中有40%的病例引起症状,而病灶>10cm的病例中90%可引起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腹部不适、疼痛、腹胀和压迫症状。无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肝功能指标大都正常。很少见到碱性磷酸酶升高、黄疸或胃排空障碍及自发性破裂者。
六:肝血管瘤需要治疗么
对于绝大多数肝血管瘤来说因体积较小,无任何症状及临床表现,要避免过度治疗。更不能过分夸大肿瘤的危险性,从而产生心理负担而接受不必要的治疗。一般来讲,肝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疗应当根据肿瘤大小、生长速度、是否会恶变、是否合并其他症状、患者年龄及心理负担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进行治疗:肿瘤快速生长,不能除外恶变者;肿瘤巨大、产生压迫症状者;肿瘤破裂出血或瘤内出血导致肿瘤迅速增大伴有休克或贫血者;心理障碍明显者等。
七:肝血管瘤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1.手术治疗:传统肝血管瘤的治疗是手术切除,但对于一个良性肿瘤来说,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创伤大、出血多、影响肝功能等而治疗代价过高。而腹腔镜技术虽则很好地改善了创伤过大的问题。但手术难度相对较高,对于医师技术及设备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2.非手术治疗:对于部分肝脏良性肿瘤采用化疗或放疗、药物等治疗手段也可以使肿瘤体积缩小。例如肝海绵状血管瘤予以放射治疗、肌注干扰素、服用类固醇药物等,但疗效尚不确切,副作用较大,临床应用很少。
3.介入治疗
(1)动脉栓塞治疗:通过对肿瘤供血动脉注入血管栓塞剂,闭塞瘤体供血血管,从而瘤体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优点:创伤小、恢复快。缺点:栓塞术后复发率较高,从而需多次栓塞;另可继发严重胆道损伤及肝脓肿等并发症,其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评价。
(2)局部消融治疗: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微创治疗手段。通常在超声的引导和监护下,仅用一根直径约1mm的消融针刺入病灶进行消融。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大血管、邻近脏器的副损伤,十分安全,无需开刀,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创伤小、损伤正常肝脏组织少等诸多优点。另外,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操作简便快捷、费用低、痛苦少,治疗结束后不用住院或只需住院观察一两天即可,可谓性价比超高。当然消融治疗也有缺点,例如,临床上具有治疗指征的肝脏血管瘤通常体积较大,而单针消融损毁范围有限,必要时需多针联合或分次消融。而当血管瘤位置特殊(位于肝脏表面或邻近其他重要器官)时,消融有可能损伤周围组织及器官,可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如人工腹水隔离技术)避免副损伤。另外,长时间及大范围消融病灶可能出现溶血性黄疸、肾功能损害等相关并发症。(目前我科已开展超声引导下的消融治疗,如有需求可前来咨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