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超声医学科 科普知识详细

什么是超声造影技术

发布时间:2015-02-27

    超声造影(ultrasonic contrast)又称声学造影(acoustic contrast),是利用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随着仪器性能的改进和新型声学造影剂的出现超声造影已能有效的增强心肌、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的二维超声影像和血流多普勒信号,反映和观察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已成为超声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和很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有人把它看作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的第三次革命。 原理是血细胞的散射回声强度比软组织低1000-10000倍,在二维图表现为“无回声“,对于心腔内内膜或大血管的边界通常容易识别。但由于混响存在和分辨力的限制,有时心内膜显示模糊,无法显示小血管。超声造影是通过造影剂来增强血液的背向散射,使血流清楚显示,从而达到对某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目的的一种技术。由于在血液中的造影剂回声比心壁更均匀,而且造影剂是随血液流动的,不易产生伪像。 超声造影剂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要选用不同的造影剂。目前最受关注的是用来观察组织灌注状态的微气泡造影剂。通常把直径小于10微米的小气泡 称为微气泡。 造影剂的分代是依据微泡内包裹气体的种类来划分的。第一代造影剂微泡内含空气,第二代造影剂微泡内含惰性气体。 以德国先灵(Schering)利声显(Levovist)为代表的第一代微气泡声学造影剂,其包裹空气的壳厚、易破,谐振能力差,而且不够稳定。当气泡不破裂时,谐波很弱,而气泡破裂时谐波很丰富。所以通常采用爆破微泡的方式进行成像。它利用爆破的瞬间产生强度较高的谐波。心脏应用时,采用心电触发,腹部应用时,采用手动触发。 以意大利博莱科(Bracco)声诺维(Sonovue)为代表的第二代微气泡造影剂,其内含高密度的惰性气体六氟化锍,稳定性好,造影剂有薄而柔软的外膜,在低声压的作用下,微气泡也具有好的谐振特性,振而不破,能产生较强的谐波信号,可以获取较低噪声的实时谐波图像,这种低MI的声束能有效地保存脏器内的微泡,而不被击破,有利于有较长时间扫描各个切面。由于新一代造影剂的发展,使得实时灰阶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高质量的新型声学造影剂应具有如下特点:(1)高安全性、低副作用;(2)微泡大小均匀,直径小于10微米并能控制,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有类似红细胞的血流动力学特征;(3)能产生丰富的谐波;(4)稳定性好。 微泡有良好的散射性、能产生丰富的谐波以及受声压作用下具有破裂效应等三个重要特性。目前除了用于组织显像的声学造影剂发展迅速外,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的靶向声学造影剂也在研究中。

预约挂号 结果查询 举报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